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邵陽市 > 武岡市旅游

武岡云山勝力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武岡云山勝力寺
武岡云山勝力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武岡云山勝力寺,素為武岡名勝,相傳隋唐即有,但據(jù)現(xiàn)存塔碑記載,始創(chuàng)于元僧志惠、克潨二師。至明代,無涯、顓愚觀衡相繼卓錫該寺。

清初,破山海明嗣法弟子燕居德申因迫于當時法諍舍棄經(jīng)營多年的黔南,入湘開法武岡,以棒喝接人,僧侶云從。于燕居處吃棒飲喝者,皆各得受用,登堂入室者眾。嗣法四十九人,皆各飛錫各地,弘化一方。士紳宿儒皆相從過訪,接法居士數(shù)十。

勝力寺以燕居德申傳云樹合知,知傳鐘遠乾引,引傳汰凡坤祖,祖?zhèn)鞲テ魈召t,賢傳嗣裔鑄相,相傳一元洪鏡,鏡傳續(xù)燈均照,照傳應徹彌亮,亮傳玉蘭綸琢,琢傳如瑞法朗,朗傳福田界藍等,師弟相傳,法脈不絕,各代均碩德層出,分派各地。至光緒年間,福田界藍傳登岸萬皈,勝力寺自登岸而重興,新建殿宇,大開戒堂,時稱“云山堂上中興祖師”。登岸萬皈傳慈齋古仁。慈齋重新開派,敷演四十八字,以續(xù)祖流。慈齋古仁傳開亮一光,光傳伏神心浩,浩傳麒伶智瞿。麒伶智瞿傳無礙,無礙傳脫業(yè)玄妙。

勝力寺,據(jù)湖南佛教典籍載,佛教進入湖南,始于西晉武帝泰始四年(268),武岡隨后而興,寺隨之而立,其后隆替不一,代有廢興。據(jù)云山碑刻載,唐代時云山即有寺院,唐僖宗時,釋無量壽佛來寺掛錫,距今約1200年。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武岡郡守汪立中建寺于斯,寺始名勝力。元代寺院牧馬,寺毀無余。明成化五年(1469),釋志慧、克潨尋得故址,銳意復修,歷20年告竣。三里庵、五里庵、七里庵等相繼興建。

明萬歷(1573)初,南岳高僧無涯-于茲,復增修寺院。增修后,寺規(guī)模宏大,杰出湘南,僧侶達500余人。萬歷皇帝嘉勉無涯,賜龍藏錦衣。衣存南岳方廣寺。天啟六年(1626),無涯圓寂,寺復破敗。清順治十三年(1656),釋燕居應僧徒所請,主持重修?滴跏(1674),于別云峰建別云禪院,于書房槽建講經(jīng)臺。建筑錯綜復雜,香火鼎盛一時,嘉慶(1796——1821)之際,武岡僧侶達3849人,而勝力寺僧眾倍于它寺。光緒三十三年(1907),寺遭回祿,釋登岸繼起重建,歷三年而成。后因無力管理而夷為平地。1984年,釋麒伶于舊址兩度重建。因規(guī)模窄小,難容佛眾,2000年7月,經(jīng)市府首肯,鼎力重修,耗資450萬元。寺分三進,彌勒殿居前;觀音殿其后;中為大雄寶殿,四圍環(huán)廊相擁,和諧融洽,渾然一體,規(guī)模宏大,為歷代之最。2002年5月,工竣。

武岡云山,冬日暖陽。云山,楚南勝境。七一奇峰,景秀于遠近;六九福地,名播于古今。故歷代為儒、釋、道所重。明代高僧釋無涯曾主持云山勝力寺,于云山靜參二十年,坐化。其墓塔在云山月華峰上。有《云山即事》:寂寥清曠住云山,冷淡柴扉不用關。雪月有光寄碧落,藤蘿無意待緣攀。轉(zhuǎn)移磊磊前基石,改筑平平舊路彎。多事自知隨覷破,且消大懶遣幽閑。

明代江西人張問仁,官都御使時奉命使岷蕃王至武岡(后官至廣東巡撫),有《登武岡云山》:日月高峰接大荒,紫宵宮殿郁蒼蒼。千盤折磴隨云上,九轉(zhuǎn)飛升入夢長。漫倚樓將捫北斗,只疑身已在西方。浮生此地多明發(fā),慚愧高僧綠竹房。

清代景寧(今浙江云和縣)人吳從謙,順治十六年至康熙六年任武岡知州。有《九日登云山》:云峰蒼翠似蓬萊,九日登臨興倍開。峭壁一虹仙自度,瑞芝三秀鹿銜來。危崖險仄頻呼杖,秋菊英森倒接懷。何事俗人渾不到,煉丹池上細封苔。

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之武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武岡古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