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橋位于距今洛河橋上游1000米處,是河南省近代建成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梁。民國10年(1921年),著名實業(yè)家、教育家張謇組織上海北方工帪協(xié)會到洛陽舉辦工帪,吳佩孚勸說張謇資助建橋。張謇在西工兵營南的洛河上設計建造了一座雙柱式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共23孔,中間21孔,單跨9.20米,兩邊孔各6米,總長205.2米,寬6.10米,橋面凈寬5.60米,橋墩是青石包邊,地下基礎約6米,用水泥混合石料澆鑄。橋面兩側有水泥護欄,吳佩孚命名為“天津橋”。民國11年(1922年)6月,洛河暴漲,將橋兩端引道及南部3孔正橋沖毀。洪水過后,吳佩孚下令修復北端引道,將南端筑成土坡,維持臨時交通。民國26年(1937年)洛河下游修建了林森橋后,該橋遂廢棄,遺留廢橋20孔。1980年7月,為了順利泄洪,兩端9孔殘橋被炸毀,殘存中間的11孔。1997年由于沿洛河修建洛浦公園,殘存的11孔橋現(xiàn)存3孔。(洛陽市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供稿:王莉萍攝影:陳建軍)
類別: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時代:1922年
地址:西工區(qū)洛北鄉(xiāng)東下池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