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樓區(qū)旅游

林紓故居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林紓故居
林紓故居為文化旅游景點。

林紓故居坐落在從閩江大橋向北步行不到10分鐘的六一中路蓮宅社區(qū)內,陳列館占地38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為清代民居風格。正座面寬3間排,前后天井,進深5柱,穿斗式木構架,左右披榭。廳堂擺放林紓畫像和案桌、八仙桌,兩邊放太師椅。左廂房是林紓出生房間,陳列著林紓與妻兒照片、書櫥、衣櫥、林紓生前用過的筆筒墨盒、床和衣架。右?guī)亢投䴓钦钩隽旨偵绞论E、主要譯著和著作《巴黎茶花女遺事》、《閩中新樂府》等,看過的《左傳》和《欽定后漢書》等書。

信息來源:福建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

林紓(1852.9.27—1924.10.9) 原名群玉,幼名秉輝,字琴南,號畏廬、畏廬居士,筆名冷紅生。自號踐卓翁。福建閩縣(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家。 林紓少孤,喜歡讀書,由于家貧,只能搜羅舊書苦讀,曾經(jīng)得到《史記》、《漢書》殘本,潛心研讀,遂成為古文名家。林紓自稱“四十五以內,匪書不觀”。 曾經(jīng)遍讀同縣李宗言家所藏…… 林紓詳細信息++

水部街道:水部街道地處古城“水步門”。五代后梁開平二年(908年),閩王王審知筑夾城,圍“三山”城內。城東南設美化門(今五一北路福新路口),于門之東側建一內城門。其門傍瓊水而建,故稱水步門(古人稱水邊為“步”)。明代以后諧音為“水部門”,水部名稱由此而來。轄區(qū)東起福馬路、連江路口,西至五一廣場東側于山東麓,南至五一路狀元街,北迄古仙橋及福新路部分地段的北側,面積1.5…… 水部街道詳細信息++


>>嚴復故居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