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 > 荔灣區(qū)旅游

聚龍古村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聚龍村又名"鄺家村",在光緒五年(1879年)由一批祖籍臺山的鄺氏華僑買地而建。聚龍村坐落在沖口街隴西與招村之間,村口正對一灣河水,整修過的河岸兩邊古榕蔽日,仍帶有田園風光。聚龍村現(xiàn)占地5200多平方米,保存有古屋前后三排,共20間。

聚龍古村

廣州芳村有一處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聚龍村。據(jù)說這個有一百一十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至今仍居住著上百名男女老少。聚龍村的青磚大屋,墻腳用整塊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繪有富貴吉祥圖案。大屋的門分幾層,從外到內,依次是角門、趟櫳門、大門。

聚龍古村

聚龍村的樓房內部設計大同小異。大廳內有三道屏風門裝飾。不少屏風的木雕,因年代久遠退去了色彩,但卻更添古樸的風雅。大廳兩側左右對稱,各側排列四間房。二樓共有五間房,有些彩色的窗上嵌有詩詞佳句。

聚龍古村

在小巷中還看到幾間"蠔殼屋",以青磚作柱,再以蠔殼砌墻。比學校旁邊的"蠔殼屋"規(guī)模更大,墻體更高,差不多有兩屋樓高,不同的是學校旁邊的蠔殼屋連柱子都是以蠔殼砌的。

聚龍古村

聚龍村占地五千二百多平方米,坐落著成片整齊劃一、外觀設計一致的青磚大屋。這些古老的屋宇,其建筑特色頗有些像西關大屋。"聚龍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年),由廣東臺山鄺氏族人興建,是廣州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F(xiàn)存房屋19幢,均為兩層青磚樓房。該村按井字型平面布局,建有七條街巷,縱橫整齊美觀,錯落有致,每座民居院落占地約2百平方米,坐北向南。建成之初共有20座。其建筑風格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和較高的歷史價值,被列為廣州市歷史文化保護區(qū)。聚龍村人杰地靈,是有名的風水寶地,據(jù)傳地下有一條龍脈,因而得名。村內出現(xiàn)過不少名人,有廣州報刊創(chuàng)業(yè)先驅、清朝教育部官員鄺其照,港澳著名"黃金巨子"(專營黃金)的鄺衡石,知名商人鄺明覺、鄺伍臣等。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景區(qū)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沖口街

聚龍古村

乘車線路:廣州市內乘車64、181、217路公交在大沖口站下可達。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古村

聚龍社區(qū):荔灣區(qū)沖口街道聚龍村 聚龍古村位于廣州荔灣區(qū)沖口街垅西與招村之間,村內主體建筑建成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全村分成3排,每排7座,每排房屋建筑規(guī)格基本相同,有獨立別墅的形式,又保留了嶺南古屋的風格。 每座樓房都用水磨青磚建筑,砌以麻石墻腳,門框、窗框均用花崗巖制成。進入大門是一座木屏風,大廳內到處可以看到精致的木刻。…… 聚龍社區(qū)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無錫運河文化藝術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