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 > 綏化市 > 肇東市旅游

肇東普濟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肇東普濟寺
肇東普濟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四站鎮(zhèn)歷史上就遺有佛教寺院。清王朝道光11年(1831年)該鎮(zhèn)的東興村(當?shù)厝朔Q老爺屯),就建立一座最篤壽寺。內有-1百余人,其中常駐-30多人。清光緒6年(1880),此寺因火災被燒毀又在老爺屯西南1華里處重建最篤壽寺。因此廟建在老爺屯偏南方向,故人們習慣稱之南廟,也叫-廟。解放后,僧人孟和于1956年當選為肇東縣第二屆人大代表,孟和圓寂后、終止了宗教活動。

1989年四站鎮(zhèn)有些解放前就信仰佛教并曾皈依佛門的老信徒,在70多歲的老居士、老中醫(yī)大夫龔永祥的發(fā)起下,曾多次聯(lián)名-市宗教部門,要求批準建立佛教活動場所,四站鎮(zhèn)政府也同意他們的意見,經市宗教部門考核后,于1992年5月批準建立四站鎮(zhèn)普濟寺佛教活動場所,按政策規(guī)定進行了依法登記(登記證號11803)。并成立了三自愛國小組,愿興為普濟寺住持、三自愛國小組組長。佛教活動場所成立后,因信教群眾增多、原佛堂小,影響宗教活動,1993年4月開始擴建寺院,1994年寺院擴建竣工。后因多種原因該寺住持愿興出走,又先后換請吉林的玄道、齊齊哈爾大乘寺的中顯、七臺河的果豐、江蘇的子空、江西的法波,2001年11月從林口縣興隆寺請來了凈妙法師任住持、三自愛國小組組長,此寺共換了6任住持。

這個寺院,自從凈妙任住持,三自愛國小組組長之后,徹底改變了原來寺院混亂的狀態(tài),開創(chuàng)了宗教活動的新局面,使宗教活動走上了正常、穩(wěn)定、健康的軌道。他積極帶領廣大信眾,貫徹執(zhí)行黨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規(guī),遵紀宗法,愛國愛教,堅持正信,自覺接受黨和政府領導,與黨和政府保持一致,扶困濟貧、樂善好施,為社會做了很多的好事、實事。自2001年出任該寺住持、三自愛國小組組長到2004年5月末,他為黨和政策、為社會、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幫人所需,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共捐獻出63萬5千5百20元,深受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贊譽。因此,當選為肇東市政協(xié)常委、綏化市政協(xié)委員、肇東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

此寺院于2003年8月已經省宗教事務局正式下文批準建立四站鎮(zhèn)八里城普濟寺。寺內現(xiàn)有落發(fā)出家僧人20名、教職人員22名,佛教信徒2千余人,大型法會最多時近萬人。寺院占地面積9,9878.40平方米、建設面積3,750平方米。廟宇軒昂、氣勢宏偉、潔凈、幽雅,引人入勝。本寺座落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金人故址八里城北門外200米處,位居我寺重要景點區(qū)之首。

四站鎮(zhèn):地處肇東西南部,美麗富饒的松花江北岸。東依省城哈爾濱,西鄰油城大慶市。因曾為清朝古驛道第四站,故得名“四站”�,F(xiàn)已成為肇東市西南部地區(qū)經濟、文化的中心集鎮(zhèn)。全鎮(zhèn)幅員面積188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F(xiàn)有耕地8萬畝,自然水面2萬畝,草原4萬畝。農村經濟迅猛發(fā)展,構筑了水旱田兼做,種養(yǎng)加同步,工企業(yè)并進,綠特色產業(yè)大上的生產格局。截至2006年末,…… 四站鎮(zhèn)詳細信息++


>>經教寺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