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亞洲 > 新加坡旅游

福德祠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福德祠

在1820年至1824年在中國沿海地區(qū)形成了移民新加坡的熱潮,大部分是沿海的廣東客家人,他們帶去了豐富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為了祈求平安,他們建造了福德祠來獲得大伯公的保佑,大伯公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土地公公。

福德祠又名“望海大伯公廟”,坐落于新加坡的亞逸街,由廣東客家移民者建立于1824年,為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廟之一,是中國移民新加坡的第一站。1998年寺廟作為博物館對開放,主要介紹了中國移民至新加坡的悠久歷史、人們的生活狀況以及各種各樣的史前古器物。福德祠內(nèi)所收藏的200多件史前古器物都是由居住在唐人街的居民捐贈的。在博物館的玻璃櫥內(nèi)還有很多展示沿海地區(qū)的房屋、街道、人們生活的模型,展示了當(dāng)時人們的勞作、買賣以及生活場景。

Fuk Tak Chi Temple

必去理由:新加坡最知名的博物館之一


>>陳瑞獻藝術(shù)館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