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峰
在靈山縣,大多數(shù)人知道有個文筆山!因為文筆山離縣城僅8公里,與縣城的六峰山遙相呼應,在縣城舉目南望就可以看到;還因為文筆山是靈山縣一個具有歷史文化古跡的山嶺,其山頂?shù)奈墓P峰在民間有著許多古老的傳說。文筆峰自建成至今一直深深地吸引著本地一批又一批文人騷客,現(xiàn)在,她還是縣城及周邊鄉(xiāng)村的人們登高和春游踏青的好去處!
山脊上第一級(個)山頭,往上,整個山梁一直延伸并直通到山頂(乃至文筆峰以東);從此往下,整個山頭形如一個趴地待撲之猛虎,左右兩邊兩支呈合抱形狀的小山梁,如虎之前肢,山前隔著公路是一片開闊的田垌,垌中一脈流水自東南向西北曲折環(huán)流,如書中所說的“玉帶纏腰”。
第七、第八級山頭向南延伸的山梁構成了兩個極其形象的正在展翅飛翔的天鵝,有翅有身有頭有嘴。當?shù)厝私榻B說“這是一塊公鵝踩水地!好風水呢!”(注:“公鵝踩水”即公母鵝0),一看,確實很象!兩鵝的翅膀互相搭著,左擁右抱,栩栩如生,極具風情!上到了第九級山頭,一塊巨大的石頭“長”在這山肩上,據(jù)說這就是“龍脈”所帶的“印”!芳草萋萋,整個山坡都被茂盛的茅草所覆蓋,茅草盛開著潔白的花絮,在陽光照耀下是一片銀白,那花絮在微風中搖曳,風姿卓約。從這第九級山頭往正南面俯瞰,三條山梁近乎懸崖般急吊而下,到了中部卻又變得平緩延伸,這三條山梁和第十級山頭,已經(jīng)是文筆山主脈的脊線,文筆山主峰及其峰頂如“烽火臺”般的文筆峰(塔)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們的東方。回頭再次俯視剛才走過的山梁,宛如一條下山的巨莽,左右蠕擺,極其生動形象而富有力量!遙看西南面,只見對面遠處的“仙女嶺”真如一個仰臥的少女,“頭部”五官清楚,“身體”曲線分明,凹凸有致,“長發(fā)”向東南飄灑,“腹部”和“下肢”向西北伸展,非常生動。
來到海拔501.5米的文筆山頂,終于與文筆峰有了零距離的接觸。文筆峰是一座向上漸收的梯級形八面體峰塔,現(xiàn)有19層,每層高33厘米,共6米多,每級寬18厘米;八角形的塔底每層邊寬4.5米,周長36米左右;頂級邊2米,圍長16米,對角寬5米;斜邊高6.8米。登上塔頂,只見峰塔的外殼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厚約40厘米;塔內(nèi)有厚度為33厘米的也是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的十字形間隔墻與四面峰壁銜接,其余的空間用黃泥填滿為實體;中間十字型間墻分別指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東西兩向的內(nèi)間墻伸到塔外形成了峰塔的一對護耳,護耳也為沙、泥、石灰混合并依峰夯筑而成,呈梯形,峰耳厚73厘米,底座向外伸出2.1米,高達該峰塔的第十級,即高3.3米。
關于文筆峰的來歷,村里的老人們說,因為靈山是一塊風水寶地,人杰地靈,位于縣城東面的馬鞍山是一匹“上京馬”,靈山的人才會“騎著”這匹寶馬入仕京城為官;但朝廷的“國師”為了阻止靈山人才入仕京城,當高官占權位;所以就在上京馬背后的縣城南面新圩鎮(zhèn)梁冠山頂釘了一根大柱,以拴住“上京馬”,破壞靈山的風水,使靈山從此再也沒有人入仕朝廷做高官。梁冠山此后就被稱文筆山。
民間的這種傳說,有點神乎,而且現(xiàn)在還在廣泛流傳,認為文筆峰是破壞了靈山的風水。但是,實際歷史上修建文筆峰的目的和背景、起因剛好與此傳說相反,不是為了破壞風水,而是為了彌補風水的不足!
據(jù)清代和民國的《靈山縣志》記述,舊時建文筆峰很有一番別意和重要的社會背景。清朝時期,靈山的社會風氣很不好,盜賊、-、打架、娼0等四亞盛行,根源在于當時人民的素質(zhì)低劣,愚昧落后。因此在縣府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措施,加大了治學的力度?滴醵辏ü1687年),知縣遲維城創(chuàng)建西靈書院;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國家建立學校,原有以興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屋也”。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建文廟時,知縣李培仁還作重建文廟碑記:“古今建邑凡以教養(yǎng)斯民也養(yǎng)則謀諸野教則謀諸學故邑必有學學必有廟”,以示縣府重教興學。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為興行教化,轉變社會風氣,“知縣李正愷始延請名師,義學遂振興焉”。同年縣府還恤教職,“查舊例,教職兩官同食一俸,未免不敷養(yǎng)廉,著從乾隆元年春季為始,照各員品級給予全俸,永著為例”。在乾隆年間,縣府劃撥了不少學田,租銀“詳俸批準撥入義學。由是肄業(yè)生意,按名給發(fā)膏火,人爭來學,較前更振興焉。”除此,縣府及各界人士還大興修建文閣、文明坊樓、學官等,以此營造一個興學育才的濃厚氣氛。在這股興學育才的熱潮中,“乾隆庚申歲(即公元1770年,清朝乾隆35年)邑人勞基、張所述等倡建文筆峰于梁冠山與文廟正向”?磥懋敃r他們興建文筆峰,就大有振興文風,凈化社會風氣,使靈山快出文人、大出人才之意。在文筆峰落成時,進士王家憲并有詩云:“屹立文焰照宮墻,還是靈冠舊筆床。食肉不須投定遠,生花應已夢江郎。云連五色知常護,-發(fā)千鈞豈比強。從此海天多脫穎,夜闌作作露星芒。”由此背景可以看出,當初建文筆峰的意圖和作用是很明顯的。
據(jù)傳,建塔時,是由勞基、張所述倡議并監(jiān)建,塔高原有25層,后因風雨沖刷,造成多次崩塌,現(xiàn)在只存19層。而且現(xiàn)在以中間十字間墻相隔的占塔的四分之一的東北面部分已經(jīng)崩塌至塔底了;其它幾面也是遍體裂縫,茅草附生。究其崩塌原因,可能這主要是由于當年峰塔逐層夯筑而建,而墻體內(nèi)和每層間墻又沒有裝上筋骨(如竹片、鋼筋等)連著,使得原有的上面六層與下面的十九層脫離分開并倒下;同時由于塔心是以黃泥夯填,而塔頂沒有批搪灰漿,使得雨水從頂部中間灌入,加上峰體周圍又缺乏排水孔;因此當下大雨時,雨水從頂部黃泥中灌入,導致了峰體膨脹、破裂,而裂縫中茅草、灌木的附生又進一步形成并加速了峰塔的植物風化,最后就造成了塔峰的崩塌。
這座誕生于封建社會,跨越了四個世紀,經(jīng)歷了幾個朝代的“靈山第一古董”,雖然與北國長城相比她是那么年輕,但對于今天改革開放的一代人們她是那么的古老!她秉承了荔鄉(xiāng)的旖旎,散發(fā)著百姓的質(zhì)樸,閃爍著古代文人的睿智,今天她仍以其獨特的魅力、厚重的歷史積淀幻化成燦爛的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著靈山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