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位于蘇北沿海的中北段,海州灣南緣,西到三岔河,東到灌云縣燕尾港流入黃海,流經(jīng)淮陰、鹽城、連云港三市,與京杭大運河連接,流域面積6.04萬平方公里。灌河是蘇北唯一在干流上沒有建閘的天然入海潮汐河道,地處海州灣三角洲,橫貫蘇北東西,全長74.5公里,河寬500-1200米,水深8-13米,最大日潮差4.98米,在響水境內(nèi)流程近44公里,這里河寬水深,四季無凍,終年可以通航,被譽為“蘇北的黃浦江”。灌河中盛產(chǎn)鰻魚、螃蟹、梭子蟹、四鰓鱸魚等多種水產(chǎn)品。歷史上灌河曾是一個對外通商的口岸,據(jù)史料記載,二十世紀(jì)30-60年代,美、英、日、意、德、葡、荷等國千噸級商船曾來往響水港,50年代,蘇聯(lián)的5000噸的貨輪“友誼”號曾到陳家港裝過原鹽。
對灌河的開發(fā),早在20年代,已引起國內(nèi)外專家的重視,《連云港報》曾載:灌云縣發(fā)現(xiàn)了民國五年(1916年)的外國專家實測灌河口圖,圖中說明寫到:灌河口位置為南北洋之中心點,形勢上占天
然優(yōu)勝,卑為國人所公認(rèn)矣。惜乎!因攔門沙阻,大船不能馳進(jìn)也,……而攔門沙可不浚自去矣,
他日巨輪駛泊無阻,實為天然之佳港,鐵路一通,并成一之商,極佳之口岸也。近年來,不少專家、教授曾對灌河進(jìn)行多次科學(xué)論證,一致贊譽灌河為亞洲的“鹿特丹”、中國的“萊茵河”、“蘇北的黃浦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