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姑蘇區(qū)旅游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京杭大運河(江蘇段)于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690公里,約占大運河總長的五分之二。從北到南依次流經(jīng):徐州市、宿遷市、淮安市、揚州市、鎮(zhèn)江市、無錫市、蘇州市8市,分為中運河、里運河、江南運河三段。淮安以北為中運河段、淮安至揚州為里運河段、鎮(zhèn)江以南為江南運河段。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北起蘇錫兩市交界的望亭沙墩港,南至蘇嘉兩市交界的油車墩,全長82.35公里,占江南運河(208公里)的40%。可分為西、中、南三段,西段自望亭的五七橋至楓橋,稱為蘇錫段,河線順直,水流偏東西走向,長約18公里;中段原自楓橋經(jīng)繞蘇州古城閶、胥、盤三門外的鬧市區(qū),穿覓渡橋南下寶帶橋,稱為市河段,河線彎曲,水流自西向東沿古城西、南外濠折東復轉南,長約14公里,1959年因航行不便,改由楓橋直南,沿楓江至橫塘入胥江而至盤門入大運河原線,1985年為進一步改善航道和城市環(huán)境,于橫塘南開辟新河,穿越胥江,沿北越來溪南下,近石湖折東,經(jīng)澹臺湖至寶帶橋匯入大運河原線;南段原自寶帶橋,經(jīng)吳江市所屬松陵、八坼、平望、盛澤等鎮(zhèn),于王江涇出省境至嘉興,稱蘇嘉段,長約50公里,1980年后為縮短航線,于平望鎮(zhèn)西新辟短河,取道爛溪塘至江浙二省交界處的鴨子壩,直趨航州,自此主航線不再經(jīng)嘉興,蘇嘉段的名稱亦成為歷史。目前,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全線為四級航道標準,是全國第一條標準化文明樣板航道。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運河沿線分布著大量古河道、古駁岸、古驛站、古纖道、古城墻、城門、關隘、古塔、寺廟、古橋、會館、古民居、古典園林、古街巷等歷史文化遺存。其中,十里亭、下津橋、上津橋、吳門橋、滅渡橋、運河古纖道、三里橋、安民橋、安德橋九處為與古運河有關的文物遺存。

1.十里亭

十里亭位于高新區(qū)長江路748號,京杭大運河西岸射瀆口,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毀于暴風雨,五十一年(1986)里人朱崘發(fā)、朱高湄等發(fā)起,滸墅關權署總書王宇燦等助銀三百余兩重建,1993年底至1994年初,為配合大運河拓寬,吳縣文管會將亭西移33米,置于現(xiàn)址。本為古代行人纖夫歇腳之用。亭東向臨大運河,單檐歇山式仿木石亭,坐西面東,平面呈方形,面闊3.5米,進深3.8米,魚龍脊,檐下仿木斗拱,四角立石柱,邊長44厘米,全用花崗石砌成。內(nèi)立明申時行撰《滸墅關修堤記》青石碑1塊,碑通高3米,蟠龍圓額,置于赑屃背上,赑屃頭已損壞。明太極殿大學士申時行撰文,江西巡撫楊成書,翰林院侍讀學士韓世能篆額。碑文已漫漶。亭是蘇州地區(qū)大運河沿線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路亭之一,也是研究明清時期仿木結構石亭建筑的實物資料。

2.下津橋

下津橋位于閶門外楓橋路永津橋西,跨上塘河(古運河),原名通津橋,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道光二年(1822)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又修。橋為半圓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南連楓橋路,全長36.7米,中寬4.95米,拱券凈跨12.2米,矢高6.3米。兩側橋額陽刻楷書“下津橋”三字,橋面石刻渦旋紋,青石拱券并列砌置,花崗石金剛墻,青石長系石端部雕刻花卉,兩坡鋪設花崗石條石踏步,南28級,北25級。西北部望柱刻有“金閶永善堂重修”、“光緒三十二年秋立”字款,很可能在光緒年間也作過整修。下津橋明建清修,跨古運河,是蘇州地區(qū)運河上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古橋梁之一,也是蘇州市區(qū)體量較大的古橋梁。其拱券結構應為明構,對研究運河沿線交通及明清橋梁建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上津橋

上津橋位于閶門外楓橋路東首,跨閶門古運河。橋的修建年代無考,清代中期地方典籍偶有提及,但均不言其歷史沿革。僅見橋身西南側金剛墻上刻有“丙寅年河道會重建”,“上津橋□北□公埠”等字。以此推測,橋可能重修于清同治五年(1866)。1984年全面整修。此橋為單孔拱橋,花崗石砌筑,南北走向,南連楓橋路,北接上津橋下塘。全長42.45米,凈跨12.2米,矢高5.9米,中寬3.7米,七排拱券石并列。東側橋額陽刻楷書“重修上津橋”。橋面石刻渦旋紋,橋欄青磚砌,間以花崗石望柱,條石壓頂。兩坡鋪設條石踏步,南29級,北3l級。橋西南堍有碑亭,立清光緒吳縣知縣李超瓊書“故明郝將軍賣藥處”青石碑一方。郝將軍名太極,明末清初人,據(jù)史料記載為“云南晉寧州人,天啟中奢安之變,守霑益有功。國變后,隱于醫(yī),賣藥吳之上津橋!鳖櫷ち钟性娰澋溃骸霸嵋黄熘魄,水藺諸酋指顧空。入楚廉頗猶未老,過秦扁鵲更能工。風高劍氣蛉川外,水沸茶聲鶴澗東。橋畔相逢不相識,漫將方技試英雄!北115公分,寬56公分,厚16.5公分。從閶門外廣濟橋上西望,上津橋和沿河民居景致富有較濃水鄉(xiāng)情趣。上津橋為溝通山塘南岸與石路兩個舊時繁華區(qū)的重要交通要道,是蘇州地區(qū)運河上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古橋梁之一,也是蘇州市區(qū)體量較大的古橋梁。對研究運河沿線交通及明清橋梁建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吳門橋

吳門橋位于城西南盤門外,跨古運河,為陸路出入盤門的必經(jīng)通道。據(jù)《吳縣志》記載:始稱新橋,又名三條橋,宋元豐七年(1084)郡人石氏出資興建,橫絕漫流,往來便利。紹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統(tǒng)間蘇州知府況鐘再建,弘治十一年(1498)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順治三年(1646)、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建。宋《平江圖》所載為三橋相接,下設三洞。清乾隆《盛世滋生圖》所載為三孔石拱橋。目前為蘇州留存的最高的單孔石拱古橋;◢徥鲋,雜有少量武康石。全長66.3米,中寬4.8米,凈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長系石11根,縱聯(lián)并列砌置。1989年,部分拱券石被船只撞落,修補時發(fā)現(xiàn)各拱券石之間用定勝形榫卯拼接,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條石橋欄鑿成凹凸狀,猶如通長靠背椅子。橋額陰刻楷書橋名,間壁明柱一面刻"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修",一面刻"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橋面石雕刻輪回紋,南北兩坡各鋪設條石踏步50級。北端金剛墻左右兩翼均砌有寬約0.6米的纖道,為纖夫穿越橋洞的便民設施。吳門橋高大雄壯,與鄰近的瑞光塔、古水陸盤門渾然一體,合稱“盤門三景”,是蘇州城西南部的標志性建筑。對于研究蘇州古城歷史上的交通及明清橋梁建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滅渡橋

滅渡橋位于城東南隅葑門外,跨古運河。為水陸要津,原設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0,由僧人發(fā)起集資募建橋梁,取名“滅渡”,“志平橫暴也"。今訛稱覓渡橋。橋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十月,至四年三月竣工,歷時一年有余。明代正統(tǒng)間蘇州知府況鐘重修。清同治間再修,1985年又修,并恢復石欄。橋為薄型單孔拱式,東西走向,通長70.75米,中寬3.78米,跨徑19.3米,矢高8.5米。是蘇州市區(qū)保存之跨度最大的薄型單孔石拱橋。兩坡設花崗石條石踏步共90級。橋身用武康石、青石、花崗石混砌,顯示了多次重建大修的歷史痕跡。拱券縱聯(lián)并列砌置,青石長系石端部刻有獸面紋浮雕,應為始建時物。該橋采用增大跨度而不作多孔設計,以適應水流湍急、過往船只體量大、往返頻繁的需要;在拱頂與面石間不加填層,并盡量增加橋身坡長,使大橋平緩易行,高而不峻,穩(wěn)重大方。

6.運河古纖道

運河古纖道位于吳江市松陵鎮(zhèn)南郊京杭大運河西岸,唐元和五年(810)蘇州刺史王仲舒始筑,名松江堤。宋慶歷八年(1048)增石修治。元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復以巨石重筑,自三江橋逶迤向南九里,稱“九里石塘”。明清兩代多次修葺,上世紀30年代蘇(州)嘉(興)公路筑成后,石塘路成了單純的纖道。-中,遭受嚴重破壞。1984年,修復兩段,計長1500米,分為二段。北面的一段從三江橋南第四個港口原橋的南堍開始南至吳江市第三金屬材料公司倉庫后水泥北堍之北31.6米處,共長600米;南面的一段從北七星橋南堍開始至南七星橋之南257米處,共長900米。古纖道靠運河的一邊為石駁岸,內(nèi)為土堤,除去基礎,纖道高1.59米,寬3.1米。纖道上曾有多座纖橋。今存2座,一曰“三山橋”,為梁式,花崗石砌筑。二曰“南七星橋”,也為梁式,花崗巖砌筑。另有1995年恢復重建的北七星橋。以前,京杭大運河兩岸的纖道在各地不少,但隨著時過境遷,存有者十分稀少,象吳江運河古纖道這樣基本保持原有風貌、長度達三華里者,則更是彌足珍貴。

7.三里橋

三里橋位于吳江市松陵鎮(zhèn)三里橋村,跨京杭大運河。該橋始建于元泰定六年(1329),明天順元年(1457)、清嘉慶二年(1797)重建,清光緒十一年(1885)再次重建。該橋東西走向,拱形單孔,全長50.4米,頂寬4.65米,堍寬5.08米,凈跨16米,矢高12.5米。東橋堍有石階47級,西橋堍有石階45級,橋兩側砌著厚厚的欄石,橋面石鐫刻著“輪回”圖案。該橋拱券除以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式砌置外,還采用了收分法,即把拱券做成拱頂較窄于拱腳的型式,有利于高大橋梁拱券的橫向固定。橋東橋臺建有纖道,纖道臺前寬1.15米,南北寬0.80米,往來船只上的纖夫可沿纖道直接從橋下通過。

8.安民橋

安民橋位于吳江市平望鎮(zhèn)北大街,跨京杭大運河。俗稱北渡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初建,現(xiàn)橋為崇禎二年(1629)重建。該橋東西走向,單孔石拱橋,采用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法砌置,全橋除武康石間壁和青石金剛墻外,其余均為花崗石砌置。橋長40.40米,中寬4.6米,凈跨9米,矢高7米,其矢跨比為1:1.125,在江南水鄉(xiāng)是少見的陡峭拱橋。券石上刻有信士捐銀造橋、祈告家門昌盛、太平如意的圖案。東西兩側石階分別為32級和35級,橋兩側置有欄石,橋頂正中心橋面石系一塊大的長方形武康石,上面刻有圖案,但已經(jīng)分辨不清。安民橋東西兩堍也有著古老的地名。西堍是鋪基弄,明代時曾設急遞鋪于此,東堍不遠處是城濠里,元末張士誠在此筑有土城。

9.安德橋

安德橋位于吳江市平望鎮(zhèn)區(qū)東南的京杭大運河與頔塘交匯處,又名平望橋。唐大歷年間(766~779)始建,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明成化十九年(1483)、清康熙、乾隆年間數(shù)度重建,今橋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該橋南北走向,拱形單孔,橋長50.60米,中寬4.53米,凈跨11.5米,矢高9.3米。全橋為花崗石構筑,拱券以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法砌置,北堍有石級28級,石階下面有一平臺,平臺的兩向各有4級踏步。南堍有石級31級,石階下面也有一平臺,平臺下有踏步2級。橋兩側置有欄石,橋頂則安著靠背欄石,供過往行人休憩,橋面石中央刻有“輪回”圖案,整座橋氣勢雄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游平望時曾寫下《登平望橋下作》詩,南宋詩人楊萬里對此橋有“高橋過得桅”之譽。此橋在歷史上曾為平望鎮(zhèn)的制高點和地標。安德橋跨度大、橋孔高、氣勢雄偉。橋南面矗立著小九華寺,二者組合成一幅“橋廟相映”的水鄉(xiāng)文化景觀。


>>宜興古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