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洋填南山海西北的南山嶺上,建有一座文筆塔,據(jù)上洋桃氏《元始太祖譜牒》記載,“嘉慶十二年創(chuàng)建文筆塔!睋(jù)傳,上洋在堪輿學上稱為蝦地,上洋對面有個酷似鶴形的小山叫鶴嶺,“鶴嘴”伸向上洋,狀如啄食,姚氏祖先以為不吉,乃建文筆塔,用意是揚起竹篙,把飛鶴趕走,使上洋永遠是塊風水寶地。原塔高9層,高10丈,因風吹雨打,年代更替,原塔已崩毀。后來塔是姚世儼(若恩)為紀念孫中山在1941年中重建的。新塔就原塔塔址,高7層25米,底周長21.5米,各層短檐圍繞,青磚砌成、無門孔可入。其北面,基層碑刻“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六日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紀念塔奠基”的字跡。次層嵌先生半身浮雕像,上刻“天下為公”四字,左右豎刻先生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睋(jù)上洋村89歲老翁姚仁齡說,當時還想在塔對面渡頭嶺上再建一塔,成“雙筆夾銀銀河”之局,由于僅集資30余萬元,只夠建一塔用。很明顯,姚世儼建文筆塔懷有雙重目的,既為紀念孫中山,又依《元始太祖譜牒》傳說,以達“舉桿驚鳧培保風水”之效。1969年夏,該塔頂層遭雷擊,今只剩下6層,塔高減少了3米,但塔仍堅固樸實,凝重莊嚴。佇立塔旁,俯瞰四周,一道石堤橫在塔下,堤內良疇萬頃,堤外碧波千里,東邊河北港隔海相望,碧海融天,石山屹立,宇宙蒼茫,荒草蕭瑟,亂風乍起。撫今追昔,古今多少事,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