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桂林市 > 象山區(qū)旅游

南溪山摩崖石刻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南溪山摩崖石刻
南溪山摩崖石刻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南溪山位于桂林市南溪公園內。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存石刻145件,其中唐代3件,宋代47件,元代3件,明代35件,清代52件,民國2件,年代不明2件,主要分布在山北的白龍洞,元巖,泗洲巖和山南的劉仙巖,穿云巖。其中最早的石刻是唐寶歷二年(公元826年)

李渤、李涉兄弟的《南溪詩并序》、《玄巖銘并序》,記載李渤開發(fā)建設南溪山的經過。山北石刻如宋代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郡人張仲宇等刻李渤離桂時所作《留別南溪詩》,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關杞《游白龍洞記》,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 朱晞顏與胡長卿《游白龍洞唱和詩》,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黃應武《元巖詞》,均為詩書俱佳的珍品;清代線國安《鼎建白龍巖紀事碑記》尤為研究當時社會歷史的重要文物。山南石刻多與宋代郡人劉仲遠住劉仙巖修道,得神仙訣,壽118歲的傳說有關,有宋代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提舉廣西常平呂渭刻《養(yǎng)氣湯方》,宋紹興十八年張仲宇刻《張真人歌》,紹興二十二年覺真道人刻《佘先生論金液還丹歌訣》,宋乾道年間張孝祥書刻《劉仙像贊》等。此外,明代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李開芳題《蛻巖》榜書、《探丹窟題石詩》,清代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范承勛《大空銘》,張遴《劉仙巖形勝圖》等,均記載了道教在桂林發(fā)展的歷史。1966年公布為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寶積山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