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周口市 > 鹿邑縣旅游

周口老君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周口老君臺
周口老君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老君臺,又名升仙臺,是明道宮建筑群中唯一現(xiàn)存的古建筑。1986年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到老君臺參觀考察。傳說老子就是在此臺上羽化升仙的,實際上,這座臺子是為紀念老子晚年在這里聚徒講學而修的,因為古人有筑壇講學的傳統(tǒng)。所以,老君臺是老子晚年傳播天下大道,宣講其“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尊道貴德”、“以百姓心為心”深邃思想的地方。

鹿邑縣古縣志上這樣記載:“臺前有明道宮、太清壇,建于唐天寶二年,后毀于兵,元重建,清重修。澄清亭、文昌閣、迎禧殿等鱗次櫛比,先后毀于兵燹!睆氖妨嫌涊d看,至少在唐朝的天寶年間,就在老君臺周圍,為紀念老子當年聚徒講學、傳播天下大道的盛舉而大興土木。事實上,據專家考證,按中國秦漢時期建臺的舊制,它最初應是同陜西黃陵的武仙臺、河北臨漳曹操修的銅雀臺是一個時期,也就是說應是建于兩漢時期。

老君臺臺高有8.84米,臺底面積765平方米,全臺以古式青磚堆砌,周圍立垛口女兒墻,是河南省保存較為完整的高臺建筑之一。居高臨下,雄偉壯觀。整個臺體呈二十五邊形,其施工和工藝技術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老君臺正殿建在33層臺階之上,正中供奉著老子塑像,象征著老子修道悟德達到了最高層。另外這33層臺階,還發(fā)生過非常巧合的事,朱镕基和-總理兩位領導來之前都是副職,回到北京半年均升為正職。

1938年農歷五月初四日,一隊日軍從鹿邑城東營子寨向西開進,因為當時縣城內并無高大建筑,加上老君臺上古柏森森,非常引人注目。日軍以為是國民政府的抗戰(zhàn)工事,就在縣城東城墻上架上迫擊炮,對老君臺集中炮擊,老君臺大殿東墻、東偏殿后墻和附近的柏樹上共中炮彈13發(fā),機槍彈無數(shù)。其中兩發(fā)炮彈穿過大殿山墻,一發(fā)卡在梁架上,一發(fā)落在了老君像的神龕上,還有一發(fā)卡在了殿東柏樹的樹杈上。梁架和樹杈上的炮彈,都保存了很久,其中樹杈上的一發(fā)炮彈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取下來。

值得慶幸的是,13發(fā)炮彈全未打響,若有一炮打響,后果不堪設想。因為當時大殿后的煉丹房尚在,房中滿滿的全是黑色0,如果一發(fā)打響,可引起00,不但老君臺會化為廢墟,周圍建筑也會遭到嚴重破壞。

日軍的13發(fā)炮彈在老君臺一發(fā)未響,可在鹿邑縣城其它地方,日軍的大炮卻非常厲害,東南城角城墻上的奎星樓、南城門上的城樓,日軍都是一炮解決,打飛于護城河內,可日軍打老君臺的炮彈卻一發(fā)未響。這是一種偶然,還是一種定數(shù),不得而知。但這一真實的歷史故事卻流傳得很遠,成為老君爺神靈不容冒犯和老君爺保佑鹿邑蒼生的佐證。如今梁架和神龕上的兩發(fā)炮彈已被取了下來,而且神龕已被換成新的。只有大殿東山墻和那顆柏樹杈上還留有清晰的彈孔痕跡。

日軍侵華時炮擊老君臺13發(fā)炮彈未響,絕非空穴來風、神化傳說,而是真實的歷史事實。上個世紀80年代,一位日本老人來中國后提出要到老子故里觀光游覽。他來到老君臺之后,首先立下了一塊“和平碑”,又叫“懺悔碑”,然后便虔誠地拜了又拜,并向隨行人員講了當年的一切,因為,他就是當年向老君臺發(fā)射迫擊炮彈的炮手,但他說是一共發(fā)射了13發(fā),而我們那時掌握的是12發(fā),是不是傳說有誤?不是的。2002年,由于數(shù)日陰雨連綿,老君臺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省文物局古建筑施工隊在進行修復施工清理地基時,發(fā)現(xiàn)了一發(fā)日制迫擊炮彈,由于沒有引爆,不便保管,便交給武裝部引爆了,當時留有錄像資料,正應了那位日本老人所說的13發(fā)之數(shù)。

地址:河南省鹿邑縣紫氣大道中段

郵編:477200

電話:0394—7280039

傳真:0394—7280039

網址:http://www.luyiwang.com/main.asp

開放時間:夏季:7:30—18:00

冬季:8:00—17:30


>>周口畫卦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