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時為豫州之西域。
商時,武王伐紂,聯(lián)合庸、盧、濮、蜀、羌、髳、微、彭等諸國。
鄖縣西南境內(nèi)有堵河,古稱“庸水”,屬庸國轄地。
西周時期封麇子國,都于錫穴。
春秋時,楚子伐麇,至于錫穴(今五峰鄉(xiāng)轄地)。
后楚師滅麇國、絞國、鄖縣境地遂屬于楚。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攻楚漢北地入上庸,轄地遂屬于秦。
秦統(tǒng)一六國后,隸屬益州漢中郡。
漢因秦制,錫穴屬益州漢中郡,于鄖縣境地置長利縣。
西漢長利有“鄖關”,與錫并屬漢中郡。
東漢建武六年(30),長利并入錫縣,仍屬漢中郡。
三國時,鄖縣屬為興郡。
魏在錫立堵陽縣(今鄖陽陳西25公里處韓家洲)。
晉太康四年(283)析錫縣復長利縣。
晉太康五年(284),改長利縣為鄖鄉(xiāng)縣,屬魏興郡,縣境內(nèi)魏興郡鄖鄉(xiāng)縣屬地,屬荊州。
南朝,鄖鄉(xiāng)縣屬梁州魏興郡。
齊時,分魏興郡,東境屬上庸,郡北境置齊興郡,又分鄖鄉(xiāng)縣置齊興縣,為齊興郡治,領六縣,在縣境為齊興、鄖鄉(xiāng)二縣,屬梁州。
梁太清一年(547),于梁州齊興郡置興州,改齊興郡為南始平郡,后復改為齊興。
于是,興州所領在縣境為齊興郡的鄖鄉(xiāng)、齊興二縣。
為廣?にI廣?h。
廣福當分齊興置,而鄖鄉(xiāng)為興州及齊興郡治所。
又置鄖州,所領郡縣無考。
西魏改梁興州為豐州。
隋廢廣?,改廣?h為安?h,與鄖鄉(xiāng)縣同屬豫州淅陽郡。
唐武德一年(618),置南豐州,領鄖鄉(xiāng)、安福、堵陽三縣。
堵陽當分鄖鄉(xiāng)置(在今鄖縣內(nèi)),又分鄖鄉(xiāng)縣置長利縣(在今鄖西縣境)。
武德八年(625)廢南豐州、以鄖鄉(xiāng)、堵陽、安福屬均州。
唐貞觀二年(628),省堵陽、安福二縣入鄖鄉(xiāng),并省長利入鄖鄉(xiāng)、廢均州,以鄖鄉(xiāng)縣屬淅州。
貞觀八年(634),廢淅州復置均州。
鄖鄉(xiāng)縣屬均州。
唐天寶一年(742),改均州為武當郡。
唐乾元一年(758)復為均州,隸山南東道。
宋時,鄖鄉(xiāng)縣仍屬均州武當郡,隸京西南路。
宋末省上津縣入鄖鄉(xiāng)縣。
至元十四年(1277),鄖鄉(xiāng)縣改稱鄖縣,屬均州。
明太祖洪武一年(1368)復置上津縣。
成化十二年(1476),于鄖陽城置鄖陽府,轄鄖陽、襄陽、安陸、荊州、漢中、南陽、西安七府。
又分鄖縣南門保置鄖西縣(即唐時長利縣故地)。
于是,鄖縣疆域與其他5縣合為鄖陽府治,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朝康熙三年(1664),分湖廣布政使司為湖北布政使司等,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
同年,裁革鄖陽巡撫。
康熙十五年(1676)復置鄖陽巡撫,至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鄖陽巡撫裁撤。
宣統(tǒng)三年(1911)九月,鄖陽后隊隊長響應武昌首義、畫押反正,縣域清政權覆滅。
1912年2月,鄖陽府廢,鄖縣直隸屬于;1913年鄖縣隸屬湖北省鄂西道;1914年,鄂西道改名襄陽道。
1927年,襄陽道撤,鄖縣直隸屬于省。
1932年,鄖縣屬湖北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4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7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鄖縣城,民國政府在鄖縣施政結(jié)束。
1948年1月,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建立鄖縣人民民主政府,隸屬豫陜鄂第四專員公署。
6月,陜南政府主任公署在鄖縣縣城成立,鄖縣屬陜南行政主任公署第四專署。
1949年1月,第四專署更名為兩鄖專員公署,鄖縣屬陜南兩鄖專署;11月,陜南人民行政公署移駐漢中南鄭市。
1950年,兩鄖專署更名為鄖陽專員公署,鄖縣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鄖陽專員公署、襄陽專員公署合并為襄陽專員公署,鄖縣屬襄陽專員公署所轄。
1965年7月19日國務院批準,恢復鄖陽專區(qū),鄖縣屬鄖陽專員公署。
1966年5月至1978年10月,鄖縣屬鄖陽地區(qū)革命委員會、鄖陽地區(qū)行政公署。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湖北省鄖陽地區(qū)、十堰市合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批復》國函〔1994〕98號,撤銷鄖陽地區(qū),與十堰市實行地、市合并,鄖縣隸屬十堰市。
2014年9月9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湖北省調(diào)整十堰市部分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國函〔2014〕118號,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qū),以原鄖縣的行政區(qū)域為鄖陽區(qū)的行政區(qū)域,鄖陽區(qū)人民政府駐城關鎮(zhèn)金沙路1號,屬十堰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