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筑城邑,名徐州(亦名舒州)屬齊國。
戰(zhàn)國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屬燕國,更名平舒。
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燕趙兩國互換邊城,平舒屬趙國。
秦屬巨鹿郡武垣縣。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置東平舒縣屬幽州勃?。
東漢永元二年(90),東平舒改屬河間國。
建安十一年(206),改為冀州章武郡,轄東平舒、文安、章武、束州四縣,郡、縣同治。
三國魏,仍為郡、縣,屬冀州。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郡改為國,國、縣同治,仍屬冀州。
后趙改國復(fù)郡,郡、縣同治。
北魏登國二年(387),縣名去東字,更隸瀛州章武郡。
隋開皇三年(583),廢章武郡,平舒縣直隸瀛州,西章武縣劃歸平舒縣。
十六年(596),置景州,平舒劃為景州。
大業(yè)末年曾析平舒、文安縣連壤地置豐利縣(今文安縣)。
唐武德元年(618),平舒屬瀛州。
五代后晉天福元年(936),平舒因?qū)馘轀S入契丹。
后周顯德六年(959),世宗柴榮收復(fù)瀛州,平舒更名大城,隸屬霸州。
北宋,屬河北東路霸州。
金天會(huì)五年(1127),屬河北東路益津郡。
元屬中書省霸州。
明洪武二年(1369),屬北平府霸州。
清永樂元年(1403),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仍屬之。
1914年,改屬直隸省津海道。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6年,劃屬河北省第六督察區(qū)。
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三專區(qū)。
1949年8月,屬河北省天津?qū)^(qū);同年9月,任河縣撤銷,其107個(gè)村劃歸大城縣。
1958年10月25日,大城子牙河以西村莊與任丘、文安三縣合并,稱任丘縣;以東村莊劃歸靜?h。
1962年,復(fù)置大城縣,仍隸屬天津?qū)^(qū)。
1967年,屬天津地區(qū)。
1973年,天津地區(qū)更名廊坊地區(qū),大城縣仍屬之。
1988年,廊坊地區(qū)改為廊坊市,大城縣仍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