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中山市 > 五桂山街道 > 南橋村

廣東省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橋村概況

[移動版]

南橋村在石岐南偏東15公里,五桂山鎮(zhèn)政府南偏東4.8公里處,轄10個自然村。駐地溴腳(地名)。1953年建南橋鄉(xiāng),因所轄南坑、石瑩橋兩村最大,且在鄉(xiāng)的中心,交通方便,故在兩村名中各取一字而命名,沿用至今。2012年有231戶928人,其中男性430人,女性498人。計有古、張、甘、陳、巫、黃、鐘等姓65個,其中古姓、張姓為大姓。

清乾隆和道光年代,南橋屬谷都管轄;1944年屬五桂山抗日根據(jù)地五桂山區(qū)政務委員會管轄,稱石瑩橋鄉(xiāng);1953年屬第二區(qū)三鄉(xiāng)管轄的鄉(xiāng);1958年屬三鄉(xiāng)公社,稱生產大隊;1974年劃歸五桂山區(qū)建設指揮部(后稱五桂山區(qū)、五桂山鎮(zhèn))管轄,1984年稱為鄉(xiāng),1986年改稱村,1989年稱管理區(qū),1998年復稱村委會。

村內建筑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城桂公路主干道從村中心穿過,石橫公路與城桂公路接通。1991年后,村委會籌集資金112.8萬元修筑村道8.1公里,使水泥道路連通各自然村,并與公路銜接。村內有小學校、信用社、衛(wèi)生站、個體小商店和小食店。

原耕地面積1224畝,主產稻谷、花生,次為薯類和蔬菜,并飼養(yǎng)“三鳥”。改革開放以后,工業(yè)興起,村委會籌資自建工業(yè)廠房10554平方米,在境內先后引進甘怡飲料廠、百嘉尚糖果廠、陽光電力公司、工藝廠、富山清泉有限公司、富田飲料廠、華山特種陶瓷廠等民營企業(yè)10家。1996年后,旅游業(yè)開始發(fā)展,在境內先后辦有逍遙谷度假村、茶趣園、五桂風情園、聚華園、客家莊等一批旅游景點,成為五桂山旅游的中心。各自然村還建有水果場、花木場和農莊等。1985年工農業(yè)總產值為777.5萬元,2000年達5799萬元,比1985年增長645.9%。2003年工農業(yè)產值上升到7227萬元,比2000年增長24.6%,其中工業(yè)產值增長29.6%。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為1257萬元,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為1147萬元,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為1180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為1264萬元,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為1735萬元,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為1910萬元,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為2060.47萬元,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為2304.48萬元。

集體積累逐漸增多,村民生活不斷改善。1985年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為700元,2000年提高到4688元,2005年為7166元。村委會先后投資新建了南橋小學1963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建設各自然村水泥路5000平方米,建設各自然村自來水工程,解決了村民生活用水。2001年,在旅外華僑古潤金先生支持下新建了村衛(wèi)生站大樓。并在石瑩橋村側開發(fā)了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方便的住宅新村“鳳形村”。全村實行了合作醫(yī)療制度和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落實了五保戶供養(yǎng)和特困戶扶持、義務兵優(yōu)撫措施。

所轄大部份村莊是中山抗日根據(jù)地,石瑩橋和檳榔山兩村曾是珠江地區(qū)游擊指揮部及珠江縱隊司令部駐地,所有自然村均為革命老區(qū)村莊。全村旅居外國和港澳地區(qū)人數(shù)眾多,屬中山僑鄉(xiāng)之一,古潤金、古榕、古華康是知名的僑商、僑領。

建國以來歷任村(大隊、鄉(xiāng)、管理區(qū)、村委會)主要領導人有:古添喜、古茂光、巫華灼、張記生、鐘子光、古啟云、古玉維、黃和平、黃建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