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崗,古稱塘瀝洞。民國初期,因建鳳崗新圩,才確立鳳崗這個地名。
鳳崗鎮(zhèn)位于東莞市的東南部,北緯22°40′35″,東經(jīng)114°6′42″。東南西三面,昔日與惠陽、寶安(現(xiàn)為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qū))接壤,北面與本市的塘廈、清溪相連。距東莞市區(qū)50多公里。
鳳崗屬丘陵山區(qū),山嶺連綿,東北面地形較高,西南面較低,超過海拔200米高的山嶺有七座,其中位于黃洞村的松托窩山海拔265.6米,是鳳崗最高山嶺。
流經(jīng)鳳崗主要河流,古稱九江水,近代稱石馬河。源頭在雁田長表,后流經(jīng)全鎮(zhèn)八個行政村,由竹尾田出境,進(jìn)入塘廈鎮(zhèn)。
植被為亞熱帶季候常綠林、植物資源豐富,種類較多。
地質(zhì)由海相碳鹽巖構(gòu)造,灰黑色、紅色、白色等多種石灰?guī)r組成。巖層厚度400米左右,表土厚度10多米。屬赤紅壤地區(qū)。
鳳崗面臨南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氣候,夏長冬短。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差振幅小,季候風(fēng)明顯等特點(diǎn)。常年氣溫在25-28oC,最高溫度34-35oC,最低溫3-4oC左右。常年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
全鎮(zhèn)山(地)林面積5萬9千多畝,可耕地面積2萬3千多畝。
(二)
鳳崗鎮(zhèn)有二種語系人口。據(jù)史料,廣州話系人口(又稱本地人)其先祖從粵北的南雄到廣州地區(qū),后又逐遷到鳳崗。在宋末元初到鳳崗立村的本地人,已有600多年歷史了;而客家話系人,其先祖原在福建和江西兩省,后南遷到粵東地區(qū)。從清朝中期設(shè)立在黃洞廻龍庵的碑文記載,鳳崗的立村定居第一批客家人的先祖為“十三位公”。他們應(yīng)召從與粵東地區(qū)南遷到鳳崗開墾,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
民國期間的鳳崗轄屬區(qū)域有103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有部分村莊劃入寶安縣的平湖鎮(zhèn)、觀蘭鎮(zhèn)以及相鄰的塘廈與清溪兩鎮(zhèn)。現(xiàn)鳳崗轄區(qū)面積為82.5平方公里。設(shè)十二個村(居)委,大小自然村(坊)62個。
據(jù)1986年11個管理區(qū)(現(xiàn)為村)抽查統(tǒng)計:全鎮(zhèn)100人以上姓氏25個,100人以下姓氏28個,其中張、鄧兩姓人口最多,超過2000人。
據(jù)1948-1949年人口統(tǒng)計,鳳崗有人口1萬8千3百多人,1954年為1萬7千3百多人。1964年,因受社會和經(jīng)濟(jì)客觀因素影響,有部分人出國和外流香港,人口減至1萬4千7百多人,隨著改革開放,大量引資辦廠,人口逐年增加,1987年戶籍人口16874人,2003年18738人,2005年底止,人口20633人。暫住人口超過20萬人,加上流動人口和戶籍人口,鳳崗總?cè)丝谝殉^30萬人。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