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河鎮(zhèn)位于縣城西北25公里,處羅浮山北簏,分于北緯23°16′15″至23°29′00″,東經(jīng)114°02′00″至114°14′00″之間,北接龍門縣路溪鎮(zhèn)、麻榨鎮(zhèn),東與本縣柏塘鎮(zhèn)、響水鎮(zhèn)相鄰,南隔顯崗水庫與湖鎮(zhèn)相望,西至本縣長寧鎮(zhèn),全鎮(zhèn)面積232.88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山地丘陵區(qū),地勢北高南低,四周崗巒環(huán)繞,形似盆狀,年均氣溫21.6℃,年均降雨量1848.4毫米。
古“橫河”是指從北面河肚、何家、黃竹三條山溪匯流處——河口村(姓黎)直線往南至南邊橫河關(guān)村(姓關(guān))的一段河道,全長僅4.9公里,過了橫河關(guān)后,河道稱沙河,迂然曲折向西南經(jīng)石灣流入東江。古橫河水深,水面開闊,從古博羅縣志所繪圖看,意似“橫湖”。古時橫河陸路交通不便,水路運輸為主,每圩日有五十艘貨船于前夜從石龍朔江而上,在進(jìn)入橫河之前有一段水路向東折轉(zhuǎn)一段至橫河關(guān)才左轉(zhuǎn)90°進(jìn)入水流平穩(wěn)的橫河。故有“響水橋頭響水響,橫河沙上橫河橫”之說。這就是橫河地名成因。橫河主要語言為本地語,其次是客家語,橫河關(guān)以西原屬郭石鄉(xiāng),講貧婆語,1958年10月1日成立橫河公社,才將郭前村劃入橫河。另有嶂背畬族講畬語。
現(xiàn)代橫河居民,最早為曾、劉、譚三姓,為宋朝末年(公元1210年左右)分別從五華長樂、興寧崗背、惠陽增湖等地遷來,聚居十字巷,后分別居屯仔、劉學(xué)、石出頭等地,F(xiàn)“朝拜嶺”還有他們共建的廟宇。但從現(xiàn)橫河坎尾坳(離十字巷不遠(yuǎn))發(fā)現(xiàn)的十多座古墓考證,為隋代墓葬群,可推算在南北朝或更早橫河已有居民聚居,然其來源、姓氏、去向已無可考。
明洪武四年起(1731)年,橫河屬善政巡司署,1938年博羅劃13區(qū)18鄉(xiāng),橫河屬九區(qū)稱智勇鄉(xiāng)。1949年12月起屬四區(qū)橫河鄉(xiāng),1952年屬九區(qū),1956年11月12日撤區(qū)后為橫河鄉(xiāng),1958年10月11日成立橫河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社設(shè)區(qū),1986年撤區(qū)建鎮(zhèn)。至2000年橫河鎮(zhèn)轄一個居委一個鎮(zhèn)屬林場、橫河、西角、西群、老圩、郭前、嶂背(畬族村),上河、河肚、下河、東角、花園、沙上、石湖咀、盧屋村、黃竹、直徑、何家田17個行政村,121個村民小組,5585戶,78姓,25217人(按2000年7月1日人口普查數(shù)字為5009戶,18527人)。
橫河鎮(zhèn)因基本沒有外來戶遷入,每年有不少人遷出,戶籍人口增長緩慢,1978年全公社4278戶22220人,1983年4446戶23953人,1985年4549戶24359人,1990年4822戶24653人,1995年5359戶24549人,22年戶籍人口增長1997人,平均每年增136人,年均戶籍人口增長率千分之五點五,男女性別比例保持在1.04:1左右。
鎮(zhèn)對外水運因1959年修建顯崗水庫而截斷,現(xiàn)對外交通有三條公路,一條為市道,混凝土路面,從橫河圩至湖鎮(zhèn)12公里接廣梅公路(205國道)到縣城32公里;一條為縣道,柏油路面,從橫河圩至長寧20公里接廣汕公路(324國道);一條為縣道,沙泥路面,從橫河圩至上河村13公里接龍門麻榨公路,鎮(zhèn)內(nèi)有通17個行政村及白馬山林場等村道(有些與縣道重疊)合計80公里,121個村小組均有可通卡車的沙泥路。
1980年以前,客運只有805車隊經(jīng)營的博羅至橫河班車,每日對開二班,改革開放后,客運航線和運輸密度迅速增加,主要屬于個體經(jīng)營,至1990年起,有橫河至博羅每20分鐘對開一班;橫河至石龍每20分鐘對開一班,橫河至廣州每天往返一班,橫河至深圳的對開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