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古屬雍州。
春秋時期為白馬氐國,秦漢稱下辨道,東漢復稱下辨,為武都郡治所,三國魏晉因之,下辨仍為武都郡治所。
西魏廢帝元欽二年(553),改南秦州為成州,初置同谷縣。
唐、宋、元屬成州,明洪武十年(1377)改州為縣,始稱成縣,明直隸陜西承宣布政司之鞏昌府。
清雍正七年(1729),改屬階州直隸州。
1912年,成縣光復,屬中華民國,初隸鞏秦階道。
1913年,成縣屬隴南道。
1935年,成縣劃屬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42年,成縣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全縣轄五鎮(zhèn)八鄉(xiāng)。
1947年,以汪川鎮(zhèn)入屬徽縣。
至此,全縣轄四鎮(zhèn)八鄉(xiāng)。
1949年12月2日,成縣全境解放,成縣屬武都專員分署。
1958年7月20日,成縣、徽縣、兩當三縣合并,是為徽成縣,屬天水專員公署。
1961年12月30日,撤消徽成縣,恢復成縣、徽縣、兩當縣建制。
成縣改屬武都專員公署。
1968年8月20日,成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全縣為22個公社。
1985年5月14日,武都專區(qū)更名為隴南地區(qū),成縣隨屬隴南地區(qū)。
1985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108個對外開放縣之一。
2004年12月,隴南地區(qū)撤地設市,始置隴南市,成縣歸隴南市轄。
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有三千九百年的區(qū)域史。
2007年被聯(lián)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組織中國分部定為全國“千年古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