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重慶市 > 武隆區(qū)

重慶市武隆區(qū)歷史沿革

[移動版]

據《寰宇記》載,武隆在春秋時期,縣境屬于巴國領地。

楚威王時(339~329)置黔中郡,武隆縣境隸屬黔中地。

至漢代,武帝置涪陵縣于今彭水縣境。

縣境大溪河以東為巴郡涪陵縣地,以西部分則屬于巴郡枳縣。

蜀漢時期,武隆大部分地區(qū)隸屬巴郡涪陵縣,小部分(現江口鎮(zhèn)一帶屬黔安郡彭水縣。

唐武德二年(619),分涪陵縣一部設置武龍縣,治地在今土坎鎮(zhèn),隸屬于涪州。

宋宣和元年(1119),武龍縣改稱為枳縣。

紹興元年(1131),恢復武龍縣,仍隸屬于涪州。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為“隆”,更名為武隆縣,仍隸屬于涪州。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原治地設置鎮(zhèn),設武隆巡檢司。

嘉慶七年(1802),武隆巡檢司改為分州。

民國二年(1913)2月,涪州改為涪陵縣。

武隆分州稱武隆分縣。

1930年6月,涪陵全縣劃分為21個區(qū),武隆大部分地區(qū)屬笫十六區(qū)至二十一區(qū)。

1931年6月,涪陵21個區(qū)合并為10個區(qū),今武隆大部分屬八、九、十區(qū)。

區(qū)署分設在永順鎮(zhèn)(現在的長壩鎮(zhèn))、羊角磧(現在的羊角鎮(zhèn))、火爐鋪(現在的火爐鎮(zhèn))。

1935年5月,八、九、十區(qū)合并為涪陵第五區(qū),區(qū)治地設在羊角磧。

1942年7月,涪陵分出笫五區(qū),建立武隆設治局,隸屬于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署。

1945年1月,武隆設治局升格為武隆縣。

新中國成立后,武隆縣于1949年12月成立人民政府,駐地在巷口鎮(zhèn),隸屬川東涪陵區(qū)行政專員公署。

1953年10月,彭水縣笫三區(qū)(今江口、石橋、文復、浩口)劃屬武隆為第七區(qū)。

1956年6月,涪陵縣鴨江、送月、廟埡、鳳來4個鄉(xiāng)劃入武隆縣,由武隆縣笫六區(qū)(平橋區(qū))管轄。

1957年4日,武隆縣成立鴨江區(qū),轄鴨江、送月、鳳來、廟埡、里仁5個鄉(xiāng)。

1976年7月,為修建文復公社沙壩水庫,解決庫區(qū)占地問題,經江口區(qū)、文復公社與彭水縣漢葭區(qū)、火石公社協(xié)商,彭水縣火石公社東山大隊4個生產隊劃屬文復公社。

至此始形成武隆縣行政區(qū)劃規(guī)模。

1958年后,全縣區(qū)劃多次進行調整。

1988年底,設8個區(qū),2個鎮(zhèn)、50個鄉(xiāng)。

1992年9月,撤區(qū)并鄉(xiāng),新建6個鎮(zhèn),擴大2個鎮(zhèn)、7個鄉(xiāng),保留17個鄉(xiāng)。

1995年10月,再撤2個鄉(xiāng)設鎮(zhèn),同時恢復原5個鄉(xiāng)。

1998年11月,又恢復以前撤并的8個鄉(xiāng),年末共為8鎮(zhèn)、32個鄉(xiāng)。

2002年6月,撤1鄉(xiāng)設鎮(zhèn)。

2003年10月,再將原有的11個鎮(zhèn)、35個鄉(xiāng)調整為11個鎮(zhèn)、15個鄉(xiāng)。

2009年,將4個鄉(xiāng)劃定為少數民族鄉(xiāng),同時又撤1鄉(xiāng)建鎮(zhèn)。

2016年11月24日,國務院批準武隆撤縣設區(qū)。

12月2日,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梁平縣武隆縣撤縣設區(qū)有關事項的決定》,決定設立武隆區(qū)人民代表大會。

12月20日,武隆撤縣設區(qū)干部大會召開。

2017年1月13日,重慶市武隆區(qū)正式成立,區(qū)人民政府仍駐巷口鎮(zhèn)。

2017年12月1日,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撤銷巷口鎮(zhèn),以烏江為界設立鳳山街道和芙蓉街道。

2020年4月22日,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撤銷羊角鎮(zhèn)、土坎鎮(zhèn),設立羊角街道;同意撤銷仙女山鎮(zhèn),設立仙女山街道;同意撤銷鳳來鄉(xiāng),設立鳳來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