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二年(619),今綦江地域置南州,并置隆陽等縣,州治、隆陽縣治在今古南街道。
唐貞觀十六年(642),境內(nèi)南部再置溱州,下設(shè)榮懿、扶歡等縣。
兩州先后屬江南道、黔中道。
唐先天元年(712),隆陽縣改名南川縣。
至宋皇祐五年(1053)南、溱二州方撤,南州共設(shè)置436年,溱州共設(shè)412年。
宋熙寧七年(1074),在今趕水鎮(zhèn)置南平軍(州級(jí)),隸夔州路,轄南川縣、隆化縣(今南川縣)和榮懿等寨。
南平軍在今趕水鎮(zhèn)歷165年后徒治隆化縣,元至元二十二年(1258)南平軍撤銷,南川縣改置為南平綦江長官司,隸播州安撫司。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在重慶建大夏國,改南平綦江長官司為綦江縣。
解放初,綦江屬璧山專區(qū)(后改為江津?qū)^(qū)),1958年冬劃歸重慶市。
至2011年12月撤縣,同時(shí)撤銷重慶市萬盛區(qū),合建重慶市綦江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