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定九州,壽地屬揚(yáng)州。
殷商如制。
周為六、蓼國地,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楚滅蔡,地入于楚。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置壽春縣。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壽春為淮南王國地。
東晉孝武帝時(shí),因避帝后鄭阿春諱,改壽春為壽陽。
南北朝至隋朝時(shí),先后為揚(yáng)州、淮南郡等治所;唐武德三年(620)隸于淮南道。
唐天復(fù)二年(902),唐封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為吳王,都揚(yáng)州,壽州為吳國地。
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升壽州為壽春府。
至元十四年(1277),置安豐路總管府,治所壽春。
明代壽州屬南直隸鳳陽府。
清初壽州屬江南省鳳陽府。
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直隸于安徽省。
1949年1月,壽縣和平解放,置壽合縣;6月,撤壽合縣建制,壽縣隸于六安專區(qū)。
2015年12月30日,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