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邊界,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qū)接壤,面積1839平方公里,2021年戶籍人口231.3萬(常住人口164.9萬),轄5個街道、21個鎮(zhèn)、2個鄉(xiāng)、1個省級經濟開發(fā)區(qū)、1個省級南北共建產業(yè)園,406個村(社區(qū))。臨泉歷史悠久。古稱沈子國,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距今3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姜子牙、百步穿楊養(yǎng)由基的故里。
該縣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2-11531,北緯3235-3308。南與河南省淮濱、新蔡縣毗鄰,北與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縣相連,西與河南平輿、項城縣交界,東與阜陽市區(qū)及阜南縣接壤。南北長68千米,東西寬62千米。全縣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3.7萬畝。
該縣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臨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潤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東流,又有臨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橫貫南北。阜臨、臨鲖、臨新公路是溝通東西交通的動脈,臨艾、臨南、臨界公路有連接南北往來的要道。
地貌土壤該縣地域屬淮北平原,西北高東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自然坡降為八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由于歷史上無數(shù)次的洪水泛濫,形成了堆積平原。土壤構成主要有砂礓黑土、砂礓土和泥土3種,十分適宜種植作物。地下水位高,且含量豐富,可提取水量達3.6億立方米,而且無色、無味、透明、屬中性偏堿性淡水,適宜生活和灌溉。地表水也十分充足,除洪河、泉河水流已污染外,其他河流均適宜灌溉,對農業(yè)生產頗為有利。
氣候物產該縣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侯區(qū)。表現(xiàn)為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熱而雨水充,秋爽天氣晴朗。年平均氣溫14.9,全年無霜期218天。年日照4553小時。最高氣溫41.4,最低氣溫零下20.4。年均降雨量為812毫米。每年6月至9月為汛期,雨水集中,易患洪澇。
該縣地理位置屬暖溫和夏綠林帶,氣候溫暖濕潤,為生物生長繁衍匯集提供了良好自然條件。農、林、牧、漁產業(yè)十分發(fā)達,野生植物資源頗為豐富。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4萬畝�?h境內地勢平坦、開闊,地域屬淮北平原、淮河流域,西北高東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土壤多為砂姜黑土,土質穩(wěn)定,酸堿適度,保肥力強。
農業(yè)資源
臨泉是全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紅芋、大豆、芝麻、玉米、棉花、花生、蔬菜、藥材、水稻等,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已建成生姜、大蔥、瓜果、食用菌、中藥材、三粉、芝麻、生豬、山羊、黃牛等各具特色、初具規(guī)模的十大農業(yè)優(yōu)質種養(yǎng)業(yè)基地,初步形成了脫水蔬菜、肉食冷凍、三粉加工、糧油加工四大產業(yè)鏈條。臨泉為安徽省第一養(yǎng)羊大縣和阜陽市第一養(yǎng)牛大縣。牛莊鄉(xiāng)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批準為“安徽省中藥材生產基地”,其穿心蓮的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內脂含量高達5.15%,居全國同類產品之冠。